说实话配资平台排行,看到这新闻,心真的像被狠狠揪了一下。
温州苍南那个两岁的小男孩,和已经去世两三天的妈妈一起待在家里,没人知道那几天他经历了什么——饿了自己找吃的?渴了喝点水?
夜里害怕了,伸手摸不到妈妈的温度……直到邻居察觉不对报了警,门打开的那一刻,孩子身上沾着干掉的屎尿,小脸木木的,不哭也不闹。
你说一个两岁的娃,懂什么叫死亡吗?
他可能只是觉得妈妈怎么一直不说话、不抱他、不给他喂奶了。
可他没吵没闹,乖得让人心碎。
你说这孩子是坚强?不,这不是坚强,这是无助到极致的沉默。
他还没学会表达悲伤,就已经被迫承受了最深的孤独。
展开剩余68%一个本该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纪,却独自面对死亡的阴影,这种创伤,可能一辈子都抹不掉。
很多人说“孩子小,忘得快”,可心理学早说了,婴幼儿时期的经历,尤其是重大情感冲击,会深深嵌进潜意识,影响他未来怎么看待世界、怎么建立亲密关系。
他以后会不会特别害怕独处?会不会对“离开”这两个字特别敏感?没人知道。
更让人心塞的是,这妈妈才28岁,离婚带娃,没有其他亲人,压力得多大才走到这一步?
她不是不想活,可能是真的撑不住了。
社会总说“为母则刚”,可女人也是人,也会崩溃。
她需要的不是一句“坚强点”,而是实实在在的支持——比如社区有没有定期走访单亲家庭?
有没有心理疏导渠道?孩子爸爸呢?离婚后就彻底消失了吗?
当然目前妈妈的死因还在调查,我说的这些也只是猜测,具体怎么回事还是要等官方通报为准。
不过,目前来看,这些空白,现在正由一个两岁的孩子用沉默来填补。
现在孩子被爸爸接走了,当地说会帮扶,希望不是一句空话。
帮扶不只是给点钱,而是要长期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,帮他重建安全感。
这个孩子不是“幸运获救”就结束了,他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
我们不能只在热搜上心疼一下,转头就忘了。
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,都可能藏着下一个沉默的悲剧。
发布于:四川省辉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